
期刊信息
刊名: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Journal of Xi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主办: 星海音乐学院
周期: 季刊
出版地:广东省广州市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8-7389
CN: 44-1132/J
复合影响因子: 0.178
综合影响因子: 0.112
网站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 261
非语言艺术自律品格初探
吕艺生;文章通过历时性考察,对人类语言文字形成之前便已存在并取得辉煌成果的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进行探讨。作为人类非语言艺术创作的代表,音乐、舞蹈的形成本应具有独立的自律性理论品格。在语言艺术出现之后,非语言艺术受到语言艺术的长期影响,有新发展,并产生了一些综合性艺术品类,但同时也产生一些扭曲和误解,例如思维的偏狭致使对新兴艺术缺少应有的敏感,致使滞后于新时代的发展。虽然历史上出现过“无标题音乐”“抽象表现主义美术”和“交响芭蕾”等艺术品类,但未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新时代的发展方向要求我们对非语言艺术的自律性特质进行准确把握,并提升艺术感知的敏感度,以新的创造迎接新的时代需要。
感觉、意义与美学——19世纪器乐观念的合法性论证
李晓冬;文章探讨19世纪西方的器乐音乐观念合法性问题。文章作者认为,19世纪西方音乐观念的核心问题是“器乐音乐如何可能?”围绕这个问题,黑格尔、叔本华以及汉斯立克分别从感觉、意义以及自主性这三方面,对器乐的合法性予以不同角度的论证。这些观念逐渐成为19世纪器乐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形成具有现代性特征的西方音乐话语。
学科起点与研究向度——《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述评
王学佳;达尔豪斯《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是音乐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该著有两个重要贡献,一是界定现代学科意义上音乐美学的历史起点与研究对象,二是确立音乐美学学科的四个研究向度:根本论题、系列思辨、实践阐释、问题研究。
关系化·语境化:音乐文化身份的“地方性”生产
赵书峰;传统音乐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要经历交往、交流、交融三个阶段,这是音乐文化之间彼此认同前提下在地实践的产物,从而形成新的地域音乐文化认同,即传统音乐身份的“地方性”生产。这种地方集体历史文化记忆的重构过程主要是由于人与人、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交融形成的一种“关系化”或者关系性存在。“关系化”生成主要是由音乐传播过程中建构的“邻里”关系与其所处的地理文化空间的方位感决定的。音乐文化身份“地方性”生产主要通过特定的民俗仪式与文化展演活动审美中的“层累”现象建构,这种音乐文化身份的“语境化”与“再语境化”过程导致了其“地方性”象征意义的重构。音乐传播形成不同时空场域的方位感,这种“地方性”空间的存在又在无形中建构了一种文化、政治与社会场域,且具有鲜明的地方与区域色彩。全球化与自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建构了音乐文化形态与审美取向的同质化现象,也导致了音乐文化身份“地方性”的消失,即关于“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在哪里表演”的问题出现了系列追问。
